阮玉书以为木柱会有点排斥去学校,毕竟他平时贪玩,没想到说完送他上学的消息后,他很平静地点头答应了。阮玉书狐疑的看着他,总觉得有诈:“你愿意去上学。”
交代完她赶紧去明善村,她现在代表的可是陆嘉兴,要是一整天不出现肯定会被人说的,村里什么事都是互相帮忙,今天你去别人家,别人记下这个人情,等以后家里有事了他们也会过来帮忙,要是不去,再亲的亲戚都能变得不亲。
木柱和大宝一起 把阮玉书送到村口,看到阮玉书走远了,大宝耷拉着脑袋,娘又不在家了。
大海找了过来:“木柱,大宝,你们要不要去我家玩?”
他爷爷奶奶和爹娘叮嘱了要找木柱他们玩,不能让他们乱跑闯祸。
“走,我们去找野果吃。”
一听要上山,大宝立马摇头:“我不去了,我要在家等娘。”
木柱却是蠢蠢欲动,换做以前他才不想搭理大宝,恨不得让他离自已越远越好,但是昨天大宝挡在他前面了,不让马婆婆打他,他一直记着。
他很想出去玩,想了想,也决定不去了。
大海觉得稀罕:“你们怎么回事,木柱,你不想去山上玩吗?”
大宝:“娘会说我们的。”
木柱牵起大宝的手:“我跟大宝回家,不去了。”
大宝愣了一下,眼睛亮起来,这是哥哥第一次牵他的手。
大海摸摸后脑勺,大宝就算了,他想不通木柱怎么也不爱玩了,不过听到其他孩子叫自已,瞬间也没空想了,转身找他们去了。
***
白事的流程琐碎,女人主要做饭菜和上山捡柴,阮玉书跟着其他人去上山捡柴,捡了好几捆,还要背回白事主人家里头,又累又脏,回去的时候简单吃了几口饭又帮了会忙,心里念着两娃,有点想回去。
胡四凤听说了马家的事,主动过来说让她回家,胡四凤跟主人家亲,她出面了就代表主人家的意思,阮玉书正有这个想法,就赶紧走了。
晚上九点半,阮玉书回到村里,又碰到了钱解放,他身边跟着三个人,穿得整齐,很像知识分子。
阮玉书笑着打了声招呼,就准备走,钱解放把她叫住:“木柱她娘,你在这里正好,这是我们村小学的冯校长,你不是想让木柱上小学吗?正好可以问一问他。”
听说是校长,阮M.L.Z.L.玉书赶紧走过去,笑意盈盈:“冯校长好,我是木柱他娘。”
冯校长笑容和蔼:“你们家娃想上学的事队长跟我说了,让孩子上学是好事,但是课本费和学费学校是不帮忙出的,需要你们家自已出,加起来要四块钱一年。你们也都知道,我们学校的老师大部分都是以前下乡的知青,老师在村里辛苦奉献,得领工资,所以学费方面,希望家长们能理解。”
他就怕遇到那种不讲理的家长,觉得学费贵,骂学校和不配合学习工作。
阮玉书:“这个我明白的,学费和课本费我都会交齐,肯定不会拖和少。”
“你们家孩子也不算大,怎么不让他在家多干两年活再去读书?”
冯校长听说是阮玉书主动让孩子上学,挺好奇的,因为吉祥村孩子上学普遍晚,九岁、十岁再上学的一大堆,家长们也不想着让孩子读书考大学,因为农村很难考出去,他们也没那个意识,大部分都是想能认得几个字,不是文盲就行,还有的舍不得学费,不让孩子去学校上课。
“木柱这年纪上学已经很晚了,不能再晚了,孩子在家久了调皮不懂事,去学校学习知识好,家里农活什么时候都能干,但学习是不能落下的,这是一辈子的大事。娃儿成绩好不好不要紧,不能做个文盲。”
“到时候就麻烦校长和学校里的各位老师帮忙管教孩子了,要是他不认真读书,随便打随便骂,我跟他爹一句话都不会说。”
她觉悟高,冯校长也高兴:“那你明天把孩子领到学校,我看看。到时候也让他看一下学校的环境。学费的话,可以过两天交。”
“好的,我明天带木柱过去的时候,顺便交学费。”
四块钱对阮玉书来说不是大问题,孩子有学上最重要。
本来村里早开学了,她问了钱解放几回,也没个具体的回复,还以为凉了呢。
钱解放和冯校长还有别的事要商量,就先走了。
等了这么久总算解决了木柱上学的事,阮玉书心里轻松,脚步都变得轻快了,到家的时候门关着,两孩子在堂屋坐着。
没哭,没乱跑,挺听话。
大宝飞奔过来:“娘,你回来了。”
木柱走得慢点,但也是肉眼可见的高兴。
等他们开完门,阮玉书走进去,说:“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。”
大宝问:“娘,什么好消息呀?”
阮玉书看向木柱:“你哥要去上学了。”
木柱停下来,愣了会儿跟在她后面进屋。
“愿不愿意去学校读书?”阮玉书问完,不给他拒绝的机会,“你们两个都得上学,不能当文盲,明天就跟我去学校。”
阮玉书以为木柱会有点排斥去学校,毕竟他平时贪玩,没想到说完送他上学的消息后,他很平静地点头答应了。
阮玉书狐疑的看着他,总觉得有诈:“你愿意去上学。”
木柱大声说:“我愿意。”
阮玉书赞赏地摸摸他的脑袋:“上学好,读书认字,长大了才能有更多选择。”
于是木柱上学的事就这么定下了,第二天阮玉书把他带去学校,冯校长看了以后觉得可行,让他买完书就去上课,还安排了教室。
大宝也去学校看了,有点羡慕:“娘,我以后能上学吗?”
“能,明年大宝就上学。”大宝比较小,阮玉书想让他多玩一年再去学校,不着急。
交完学费,阮玉书带着他们回家。
大宝说:“哥哥,你明天就要上学了,不能偷偷跑出去玩。”
木柱小声哼了一声:“我才不会去玩呢,我听娘的话。”
阮玉书正在走着,听他叫娘没反应过来,愣了好一会。
哈?
木柱叫她娘了?虽然不是面对面叫,但这已经是一种肯定了,母子关系有了进展。
阮玉书就笑:“相信你哥,他现在改好了。”
这几天多积极啊,烧火喂鸡鸭啥都干,不让她操心了,兴许是因为马家的事情长了教训,同时也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。
阮玉书忽然觉得,这回的事发生得还是蛮有价值的。
“走,我们去镇上,娘带你去买书包。”
木柱点头说好,没有否认娘这个称呼。
果然是接纳她了。
阮玉书偷偷乐呵,孩子小就是好,容易亲近。
***
上学是很重要的事情,次日早上,阮玉书早早起来煮面条,在面条上放了一个鸡蛋,里面有肉有菜,特意给木柱准备的。
木柱起来的时候,阮玉书还让他换上了自已新做的衣服:“去学校要乖乖听老师的话,上完课再回家。”
木柱揉揉眼睛:“娘,你是不是煮肉了?”
“给你煮了面条,第一天上学,吃饱了再去教室。”
阮玉书煮了三碗面条,大宝是跟着木柱一起起床的,只有木柱那份面条多了鸡蛋。
阮玉书说:“今天是哥哥去上学,所以娘给哥哥多做了一个鸡蛋,庆祝哥哥学习,以后等大宝上学了,娘也给大宝煮面条加鸡蛋。”
她想让孩子们明白,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,每个人都是独特的,不能每次得到的东西都一样,这样会让他们感觉不到自已受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