阮玉书笑笑:“我们娘三在村里,两个孩子营养跟不上,他心里惦记着两个孩子呢。”阮玉书拿着猪头回家,一路上见到了不少人,很多人看了都很羡慕。天气热,猪肉不处理会变味,猪头上还有少量血水,阮玉书用水冲了三遍,再抹上盐,放在罐子里密封好,才重新出门。
阮玉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,接过信件后,她客气道:“同志,辛苦你了,去我家喝杯水再走吧。”
“嫂子不用客气,这是我的工作,我还有别的信件和东西要送给别人,就不去了。”
说完,邮递员就骑着自行车往另一个方向走了。
刘翠翠刚好从家里出来,看到大猪头,羡慕坏了:“妹子,你从哪里买的猪头,这么大。”
她走过来摸了摸,“还是新鲜的,刚宰没多久。这一整个猪头,够吃半个月了,抢都抢不到。”
她说的是实话,农村人做饭菜都是只放几片肉,一餐吃一点,一整个猪头一二十斤,猪耳朵、猪皮都能吃很多顿,剔皮以后的猪头可以煮一大锅,肉很多,汤好喝。
猪头是好东西,但不容易买,猪头摊上的不是有人预定了,就是看都看不着影子。
“嘉兴托亲戚从县城寄回来的。”阮玉书说,“嫂子,我也想去镇上逛逛,先把信和肉放家里,待会再出门,你先走,看待会能不能碰上。”
刘翠翠:“行,那我先走了。”
阮玉书拎着猪头回去,走了一小段路手就酸了,重是真的重,开心也是真的,又能吃一段时间的猪肉了。
其他路过的人看到猪头都提了一嘴,都是羡慕的语气。
“猪头好啊,能吃一个月。肉多。”
“嘉兴可真惦记你们,真有福气。”
阮玉书笑笑:“我们娘三在村里,两个孩子营养跟不上,他心里惦记着两个孩子呢。”
阮玉书拿着猪头回家,一路上见到了不少人,很多人看了都很羡慕。
天气热,猪肉不处理会变味,猪头上还有少量血水,阮玉书用水冲了三遍,再抹上盐,放在罐子里密封好,才重新出门。
木柱还在床上睡着。
刘翠翠走得快,阮玉书没看到人,到了镇上她先带着大宝去买些吃的垫肚子,然后挑了个空地摆摊。
早上八点,街道两边都站满了人,卖农产品的人特别多,也有摆摊卖衣服的,阮玉书抢不到好的位置,都被别人先占了,她摆放衣服的地方在比较偏僻的位置。
阮玉书都观察过了,其他人摆摊卖衣服都是再地上随便垫张布或者放个袋子,衣服随意放着,让顾客自已挑,看不到款式,也没那么吸引人。
农村卖衣服不讲究,好穿便宜就有人买,什么摊位都有顾客。
阮玉书提前做好了准备,她在路上拿了路边的几个木头,在摆摊的地方固定好,再把衣服挂上去,方便过路的人看到和挑选。
她这个法子是有效果的,很快就有人过去问:“你这些衣服的款式没见过,从哪进的货啊?”
“我自已做的。”
妇女摸着布料:“这料子不错,款式也好,你这手艺不错,一件多少钱?”
“裤子和衣服都是一件三块,您要是买一套的话,便宜点五块钱。”阮玉书试着说了个自已心里的价位,她去别的摊位走动过,最便宜就是这个数,要是好的大衣,能卖到十几块钱一件。
刚开张,阮玉书不想定价太低,要是生意好,后面再优惠给老顾客。
听到一套五块,妇女非常大方地掏出钱,自已挑了两套出来:“这两套我都买了。”
她自已背了布袋,放进袋子里后拿出十块钱数了数,递给阮玉书。
阮玉书有些惊讶,刚摆摊就遇到这么大方的客人,一下子就卖出两套,运气未免也太好了些。
妇女似是疑惑:“我看你这布料的颜色和别的衣服差不多,怎么摸起来就是比那些衣服好,而且款式也好看不少。”
面对财神爷,阮玉书喜笑颜开:“听说现在城里流行花颜色的衣服,我怕做出来没人买,就自已设计了一些花样。”
布就是在镇上买的,放进空间以后质量就上去了,手感和其他衣服完全不同。
妇女没走开:“你这里只卖大人的衣服?没有小孩的衣服吗?”
“小孩的衣服没做呢,您要是需要的话,改天我做好拿过来,到时候您可以过来看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