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上顾母和顾父说了女儿的心意,既然已经确认,男方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。
所以夫妻俩决定,明天就去告诉秋嫂子他们的家的意思。
最好两人的亲事能尽快定下来,以免夜长梦多,出了岔子。
到时候定了亲,嫁妆又该准备起来了。
翌日,顾大嫂把做好的早食端到餐桌,一家人都利落的吃完。
顾父继续去田里忙活,顾大哥拿着着顾父编的篮子到镇上去卖。
顾母也出门去了秋婶子家。顾小瑜帮着顾大嫂一起收拾家里。
看着顾母匆匆出门,顾大嫂知道小姑子的亲事就快要定下来了。
想来家里很快就要迎来一场喜事了。
这边顾母到了秋婶子家,看到秋婶子的孙子正在院子里玩泥巴,问道,
“狗剩,你阿奶呢?”
狗剩抬头看了看顾母,道,
“顾奶奶,阿奶在家呢。”
又朝着屋里面大喊了一声,
“奶,顾奶奶来了,你出来呀。”
听到孙子的喊叫声,秋婶子围着围裙从厨房里钻了出来。
看到顾母,立马笑道,
“顾弟妹,你们家现在合计出结果了吗?觉得季后生如何。”
顾母也笑着道,
“这不是我们家都觉得挺好的,就麻烦秋嫂子去说道说道了。”
秋婶子也立马会意道,
“行嘞,我今天就是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。”
“让他们准备准备,你们家等着就好了,我办事你们放心。”
从秋婶子家出来,顾母又去了大姐家,婉拒了这个亲事,
“大姐,我家这个闺女,你也知道的,我们夫妻亏欠了她。对她的亲事我们也询问了她的意见。”
“小树也是个顶好的后生,但是小瑜对小树没有男女之情,所以他们是无缘了。”
顾大姨拍了一下妹妹的手,不满地瞪了一眼自己妹妹,
“我们姐妹多年,还跟我打马虎眼呢。”
“这小瑜也是我的亲外甥女,我这个做大姨的当然也希望小瑜过得好。”
“虽然婚姻讲究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呀,但是我们又不能枉顾儿女的意愿。”
“到时候他们过得不好,我们做父母的不也是跟着伤神。”
“小树虽是我侄子,但小瑜也是我外甥女,他们不成那是缺少缘分。”
“小瑜如果有更好的选择,我当然也希望她嫁的得更好。”
“我这边和小叔子他们家讲明就好了。”
顾大姨又问道,
“你们最终定的是哪家?季大夫家还是杨童生家?”
“我们家最终定的是季大夫家,我这不刚从秋嫂子家过来,等季家上门,就该定下来了。”
“在这之前还请大姐先不要对外宣扬了。”
顾大姐点头道,
“小瑜也快十六了,尽快定下来好,虽然好女百家求,但是也不好耽搁了年岁。”
“这关乎小瑜的名声,我心里有数,不会宣扬出去的。”
两姊妹又拉扯了一些家常,顾母从顾大姨家出来后。
又去了给杨童生家说和的人中,说明了原由,婉拒了亲事。
傍晚顾大哥沐着霞光回到家,今天的生意不错。
卖了十个小篮子,四个大篮子,一共卖了一百三十文,看管牛车花费两文,吃午饭三文,还剩下一百二十五文交给了顾母。
秋婶子这边到了季家的时候,季母正在剁猪草。
季家养了两只母猪和三只公猪,每天的猪草都要剁上两大篮子。
“表姐,在剁猪草呢?”秋婶子招呼道,
季母看到是秋婶子,立马停下动作,起身拉着秋婶子进屋里去。
坐在院子里的季二嫂看到神神秘秘的两人,抱了抱怀里的儿子,嘀咕了句,
“谁不知道干什么似的,还神神秘秘的。”
季母给秋婶子倒了一杯水,忐忑地问道,
“表妹,顾家那边同意了吗?”
秋婶子笑着道,
“那是肯定的,我办事你们放心。如今你们这边就安排人上门吧,我就先恭喜你们了。”
“还真不是我吹,这顾小瑜真是我们这十里八乡顶好的姑娘了。”
“你们老三是有眼光的,打小就机灵,这选媳妇也是,一眼就挑个最好的。”
季母塞了一个红包给秋婶子,高高兴兴的将其送出了院门口。
回来继续剁猪草,了结了一桩心事,整个人都舒坦了,剁猪草都剁得更有劲。
季二嫂看了一眼兴奋的季母,暗暗的撇了撇嘴。
晚上季子言休沐回村,一家人吃过晚饭,季父和季子言两人站在院子的桂花树下纳凉。
季父道,“昨天顾家那边递消息过来,他们同意这门亲事了。”
黑暗中季父看不清儿子的表情,过了一会儿就听他道,
“好,那就请爹娘尽快安排后面的事宜了,儿子就先回房了。”
说完,季子言就径直地回了房间。
季父这也没看出这个儿子是高兴还是不高兴。
这边季子言回到房间淡定的关上门,靠在墙壁上他还听得见自己砰砰砰的心跳声。
刚刚他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勉强压抑住自己心中的喜悦,差点就在爹的面前失态了。
此刻不知想到了什么,他又低低的笑了起来。
走到床边躺在床铺上,他又想起了第一次见到顾小瑜的场景,
那时候她因为下水刚救了人。浑身湿漉漉的,头发也凌乱的耷拉着。
但是这样更显得她的五官清丽脱俗,当时的她和周围的人都不一样。
季母这边也安排的非常快,请了王媒婆去给季子言提亲。
王媒婆的口碑一直不错,她从来不会夸大其词行那坑蒙拐骗之事。
经她之手的夫妻,都过得不错。
稻香村顾家,
过两天顾大嫂的娘家哥哥要娶亲,所以顾大嫂提前回娘家帮忙去了。
一大早顾小瑜拉着顾小弟去割了两筐猪草,顾子瑜背着大箩筐的,顾小弟就背着小箩筐的。
回来的路上顾小弟想起自己前几天埋在田里的柿子,兴奋的要去挖起来。
走到地方发现插的树枝不见了,顾小弟在记忆中的位置摸了半天也没见着一个柿子。
顾小弟不信邪,又伸手挖得更深一点,还是什么都没有。
这一刻天塌了,顾小弟大哭了起来。
顾小瑜看着那些飘在水里的根系,就怕他把禾苗给挖死了。
连忙拉住他回家。许诺下次去镇上给他买糖。顾小弟才抽抽噎噎的背着自己的背篓回家。
剁了猪草,喂了猪。顾小瑜又拿出顾小弟这两天穿坏的衣服,给他缝补好。
这时候院外响起了敲门声,顾小瑜放下针线,走出去开门,发现是一个眼生的中年妇女。
王媒婆看到前来开门的是一个十五、六岁的小姑娘。
皮肤白皙,五官端正,长相确实出众,知道这就是顾小瑜了。
扬起一抹亲和的笑,亲切的道,
“小姑娘,你就是小瑜吧。你可以叫我王姨,我是来找你娘的。”
顾小瑜连忙把王媒婆请进屋,倒了一碗水道,
“王姨,您先喝碗水,我这就去叫我娘来。”
王媒婆看着眼前这个不骄不躁的小姑娘,媒婆的眼睛阅人无数,也暗自点头,是个不错的。
顾母从后院进来,看到坐在屋里的王媒婆,也猜到这是季家请来的人了。
王媒婆看到顾母,道,
“顾嫂子,瞧你家养了个多好的姑娘,长得温婉秀丽,气质出众,还是个能干的。”
“我今天来是要替槐树村的季大林家的三子季子言来说亲的。”
“这季子言也是个有前程的,现在在镇上做大夫,本人也是长得仪表堂堂。”
“这和您闺女这站在一起那真是郎才女貌,天生一对呀。在这十里八乡都再找不出个这么适配的了。”
“他俩要是成亲了,这日子定然过得不差。远的先不说,这生的娃娃肯定好看。”
这是双方都已经通过气的亲事,顾母也没有过多推辞。
和王媒婆谦虚了几句就把顾小瑜的庚帖给了王媒婆。
最终顾小瑜和季子言的成亲日子定在了九月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