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 A-
A+ A-

姜春竹看薛素芳害羞不肯说,毕竟守着周景山这大侄子的面,她真有点说不出口。
那老中医倒是开明的很,毕竟一辈子看过多少不孕不育的症状了,老中医除了给她开了调理月事的汤药外,还给她说了一些难以启齿的闺房之事。
"哎呀,你们两口子都不在一块住,怎么能受孕呢?"老中医建议薛素芳下次来的时候,叫上自家男人一块过来看看,薛素芳为难地说,周有强是个自尊心特别强的男人,他可不会承认自己有问题,也不愿意过来配合看病。
要是他跟着一块来看病,村里人指不定说什么呢,肯定会说周有强不行吧。
“你看看你们夫妻,既然想要儿子,就要好好配合调理,都这样了,还在乎什么面子不面子?是生儿子重要,还是他的面子重要?再说了,要是生了儿子,这面子不就找回来了?”
老中医不仅医术高明,看人心理也是一等一的精准,薛素芳被说得动摇了许多。
连老中医身后抓药的儿媳妇,也帮着说话,“这位嫂子,有时候生不出儿子,不一定是咱们女人的原因,更大部分在于男人,有可能是男人元阳不足。”
嘛呀,这古代女大夫说话也是够直白的,不仅薛素芳听了脸色躁红,就连站在旁边,装作若无其事的姜春竹也都听进了耳朵眼里,她装作扭头看向别处,心里却也怦怦跳,脸色泛红。
周有强可不这么说,他说自己身子没毛病,元阳足得很,怪就怪,薛素芳这身子骨不行,盐碱地里长不出好庄稼。
害得薛素芳也没少受婆婆王凤兰的白眼,认为生不出孙子那都是儿媳妇的毛病。
“嗐,男人嘛,爱面子,可以理解,嫂子你过来,我再叮嘱你几句,”
开药的女子叫石玲,她把薛素芳叫到屏风后面,又细细地给她讲了一番。
薛素芳提着几包中药出来,脸上红的像洋柿子,冲着石玲和老中医连连道谢。
“你放心吧,俺家老爷子看这个可管了,只要按着老爷子开的药方子坚持吃药,再听我的话,注意闺房之术,百分百都能生个大胖小子。”
石玲的话给了薛素芳莫大的希望,昂首挺胸走出来,觉着外面的天都变蓝了。
要是生了儿子,别说婆婆张凤兰了,就连赵艳芹那刁妇也能让自己几分,不会和现在这样如此嚣张,欺负人。
“婶娘,那女大夫给你说了啥?”
姜春竹好奇地轻声问。
“哎呀,那个说不出口啊,”薛素芳朝四周看了看,没人注意她们,于是把手拢成风筒状,悄悄在姜春竹耳边低语。
“啊真的呀,还有这样的说法?”
姜春竹笑着问,
“嗯,她就这么说,她当年也是为了生儿子,换个姿势,在上面,说这样进入的深,男人的元阳才能留得住,实在不行,就在屁股下面垫个枕头,”
薛素芳双手掩面笑着说,“还有,女人也要自己会调动情绪,别躺在床上给死鱼一样,女人情绪高,兴奋,生儿子的几率就大得多,”
薛素芳看姜春竹笑得直不起腰,用手点着她的额头,
“你别笑我,等你和景山要娃的时候,也可以试试,你婆婆指定也希望抱上大胖小子。”
姜春竹笑着摆手,“俺婆婆指定不会这么重男轻女,男孩女孩她都喜欢。”
“春竹,你学着点也是好的,将来说不准能一胎双宝,有儿有女,倒是省事儿,”
薛素芳经老中医是石玲这么一点拨,人倒也变得开朗活泼起来说话胆子大了,和姜春竹开起了玩笑。
“婶娘,你快别取笑俺了,还是你和三叔要儿子当紧,抓紧把俺三叔叫回来,你俩好好实验一番!”
“你这小鬼头,找打!”薛素芳笑着去拍打姜春竹,“你这小妮子,越发和婶娘没大没小起来了!”
两个人说笑着往前走,周景山和余秀英都有点等着着急了。
不过看着她们两个脸上那笑意漾开,余秀英就知道事有八成,看来这老中医看病真有把握,名不虚传。
"要是老三家能生个儿子,咱周家真的没啥大心事了,"
余秀英也盼着薛素芳过得好,省得受婆婆王凤兰的气,和大嫂赵艳芹的白眼。
"你们两个出来的这么慢,想必老中医看得真是仔细,大夫怎么说来着?"
余秀英笑着问,周景山着急去找姥爷问盖房的事,有点不耐烦,沉着脸站在板车另一头,默然不语。
薛素芳担心大侄子着急,连忙笑着对余秀英说,“二嫂,你先去大爷大娘(薛素芳称呼余秀英娘家妈为大娘)家里吧,等咱回到家了,俺再和你细说,”
说罢她举起手里抓来的汤药,足有7-8包,这是一个疗程的药。
姜春竹贴在余秀英耳边说了几句话,余秀英笑着拍打姜春竹的手,嘴里说着,“没羞,没羞,这话可别往外说,就咱们娘几个私下里说说罢了,”
姜春竹抱着余秀英的胳膊撒娇,“娘,俺知道,你和景山去姥姥姥爷家吧,俺还想和三婶去集上逛逛。”
“去吧,去吧,春竹,给你这些银钱,你们两个就在街上吃饭,娘和景山就在姥爷家吃饭了,”
余秀英说着从兜里掏出来三十文钱,交给姜春竹,
“娘,这么多,嘻嘻,回头俺可以给春雨和景河买好吃的了,”
姜春竹拉着薛素芳,“走,婶娘,咱俩再去逛街去,中午俺请客。”
余秀英看着两个人说笑着走远,回头喊着周景山快走,“景山啊,咱也赶快去,还能赶得上你姥爷家的饭点儿,”
周景山看着余秀英上了板车,拉着车子就快步疾走,余秀英看着姜春竹的身影,
摇头笑着说,“哎,还是个孩子心性!”
余家屯就在龙圩镇北面不到二里地距离,很快,娘两个就赶到了余正平家里。
这是余秀英自从过年后,还第一次到娘家来,年前没有来,母亲田氏也没往心里去,知道女儿有腿疾,女婿人又没了,日子过得艰难。
“娘,爹,女儿来看你们二老了!”
余秀英大声喊着走进娘家门,正在院子里干活的余正平和两个儿子,齐刷刷转过身子。
“姥爷,大舅,二舅,过年好!”
周景山上前一步,和姥爷舅舅们打招呼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