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 A-
A+ A-

  “你们跟朕进来。”
  瞅着忐忑不安的张彝宪,收敛心神的朱由检,快步朝军机处正堂走去.
  王承恩几人见状,忙快步跟了过去。
  “张彝宪,朕有项重要差事,要你即刻去办。”
  走进正堂的朱由检,没有理会孙承宗几人,从奏疏堆里抽出一份文书。
  “奴婢愿为陛下效死!”
  内心激动的张彝宪,一听此言,哪里还想其他?
  直接先表忠心,让天子见到自己的忠心。
  自己能得兵仗局掌印太监一职,那要是不好好做的话,只怕最后的下场,跟原兵仗局掌印太监一般。
  “效死就不必了,你能领着兵仗局全体,将朕所写两物做出即可。”
  朱由检走到张彝宪跟前,将手中文书递上去,神情严肃说道。
  “一个是将兵仗局下辖火药局,现存所有火药制作成颗粒火药。”
  “切记,这东西朕虽要的急,但却不可操之过急。”
  “绝不能发生走水、爆炸之事!”
  “另外一个,则是是召集兵仗局下辖铳炮匠,按照朕所构思的想法打造装填颗粒火药的器皿,并在里面装填碎铁片。”
  “这两件事情,你若是能办好,便立下大功了!”
  “到时朕不吝赏赐,但朕强调的事情,绝对不能出错!”
  “皇爷放心,奴婢定牢记于心!”
  张彝宪双手微颤,接过朱由检所递文书。
  朱由检点了点头,随后看向孙承宗,“孙卿,你现在以军机处的名义将工部下辖军器局。”
  “一应铳炮匠、火药匠,悉数借调到兵仗局这边。”
  “另叫工部所储火药,还有一应铁料,悉数借调到兵仗局。”
  “此事要从快办理,今日必须办妥!”
  “臣领旨!”
  不知何意的孙承宗,忙拱手应道。
  “行了,你别待在这里了。”
  看着眼前的张彝宪,朱由检挥手道,“抓紧时间去操办吧,别在这里耽误时间了。”
  “奴婢告退。”张彝宪连忙躬身。
  而站在正堂的王洽、李邦华、刘逢等人,看着眉宇间透着兴奋的朱由检,心里都不免生疑。
  天子到底要叫兵仗局那边锻造什么,竟表现出这般急迫的神态?
  在此之前,天子可从没有这样过啊!
  颗粒火药是什么?那跟面状火药,又有什么不同吗?
  朱由检眼下所做之事,叫王洽他们是愈发摸不着头脑。
  军机处初设不定期,算是安定下来了,并开始履行特有职权。
  内廷十二监换人了,东厂、锦衣卫初显威。
  勇卫营选编完成,眼下正移防安化寺,并准备接管家丁营。
  张维贤也笼络一帮勋戚,准备整饬京营了。
  现在兵仗局也开始做事了,一个完美的闭环,正在逐步地形成。
  短短两天时间,就做成这么多事情。
  只要这些事情,全都能落实下来,那京城的安定就有保障了。
  攘外必先安内,若连京城这片自留地,都不能掌握大势的话。
  那可真是开局烂摊子,被建虏吊打算了……
  很快,孙承宗拟定完公函后,便叫一名军机参赞,携公函跑一趟工部。
  随后便拿着一份奏疏,走到朱由检跟前,拱手道,“陛下,这是先前您所定旨意,军机处奉命部署,皆已完成。”
  “效率很高嘛。”
  心情不错的朱由检接过奏疏,翻看了起来。
  这才是军机处该有的状态!
  特事特办,别玩大明官场那一套!
  “朕还真没想到,军机处所下抽丁令,竟没人敢忤逆。”
  合上手里的奏疏,朱由检看向孙承宗道,“先前朕还想着,看看有那些不长眼的家伙。”
  “敢违背军机处之命的,好叫你们都立立威。”
  咯噔。
  闻言,站在跟前的孙承宗心里顿时咯噔一下,“想来是厂卫出动,缉拿暗通建虏的贼人,叫他们不敢违背陛下旨意……”
  “孙卿,朕知道厂卫什么时候出动,什么时候不出动。”
  看着孙承宗,敲打着奏疏的朱由检,说道,“好了,不必说这些了。”
  “都抓紧时间做该做之事吧。”
  “军机处这边,绝不能掉以轻心。”
  “臣等遵旨!”
  眼下虽说解决的问题不少,但很多还没落实到位。
  就算是全都落实到位,可外部威胁还远没有解除。
  此番皇太极统御建虏八旗,杀进大明关内,那可不单单只是想攻破几座城池。
  他是想打断大明的脊梁,好叫他在建虏内的威望,能拔高到一个新的高度。
  一个小小的建虏奴酋,就敢妄言建国,谁承认了?!
  朕乃统御神州的大明天子,对建州卫这等犯上作乱之事,那态度是明确的。
  必须打到你服,打到你骨头被断才成!
  相比较于老奴,朱由检心里很清楚,皇太极的威胁更大。
  这个狼子野心的家伙,那可谓是给建虏夯筑了牢固的根基。
  “陛下,您不能这样坐视不管啊。”
  “英国公张维贤,借国朝动荡之际,于京营大兴党同伐异之事。”
  “陛下啊,张维贤这老贼,真不是个好东西。”
  “眼下京营这边,都快乱成一锅粥了……”
  本思索后续该如何部署的朱由检,突然间被一阵吵闹声打断。
  回归本位的王承恩,此刻匆匆走上前,恭敬的拱手道,“皇爷,成国公朱纯臣,领着一帮在京营任职的勋戚。”
  “来军机处这边,控诉英国公于京营所为。”
  “来的还真是时候……”朱由检双眼微眯,缓缓站起身子。
  自土木堡之变后,随大明战神出战的勋戚群体,蒙受重创。
  这使得大明文官群体,逐步卸掉大明勋戚的权柄,在朝势力日益衰败。
  在这些勋戚之中,有与国殉难的,也有跪地乞活的。
  像英国公一脉,虽说张维贤是二愣子,但他孙子张世泽,却死战被杀。
  黔国公沐天波,直到最后一刻都效忠大明!
  尽管在这些勋戚中,有着这样、那样的毛病,但有些是真的守卫大明,但有些却辜负了与国同休之意。
  这其中就包括成国公朱纯臣!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